飞虎将军的威名,在当年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。他本名李雄,生于乱世,自幼膂力过人,能开三石强弓,十二岁便徒手搏杀野狼,乡人皆视其为异禀。及至成年,投身军旅,于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,每战必身先士卒,所率部众皆以“飞虎军”为号,旌旗所指,敌军望风披靡。
其时天下纷扰,群雄割据。飞虎将军效忠的王朝正值风雨飘摇之际,全赖他东征西讨,数次挽狂澜于既倒。最著名一役,当属渭水河畔独挡五万敌军,他单骑冲阵,直取中军,一杆镔铁长枪染尽血色,硬生生将敌方主帅挑落马下,杀得天地变色,河水为之赤红。自此,“飞虎将军”四字成为战场上的神话,敌人闻其名号便胆裂,百姓则视其为护国神将。
然功高震主,名盛招忌。庙堂之上,早已有人对其深以为患。将军性刚直,不善权术,屡屡得罪朝中奸佞。佞臣们日夜在君王耳边进谗,言其拥兵自重,恐有异心。初始,君王念其功勋,一笑置之。但猜疑的种子一旦播下,便在心土中悄然滋生。
局势悄然转变。军中粮饷时有克扣,策应支援屡屡迟误,甚至其麾下忠勇部将亦被陆续调离。将军虽有所察,却自问忠心可鉴日月,仍一心为国戍边。直至某一日,京城忽来急诏,命其孤身返朝述职。部下皆劝,言此去凶多吉少。将军仰天长叹:“吾一生为国,无愧于心。若圣上见疑,唯死而已,岂能畏而不往?”遂单骑赴京。
甫入京城,未及面圣,便被禁军拿下,投入天牢。罪名莫须有,曰“密谋叛逆”。狱中酷刑拷打,欲使其屈认。将军铮铮铁骨,拒不认罪,只反复言道:“可斩我头,不可污我名!”
然权奸之意,岂止于杀之?必欲极尽羞辱,令其身败名裂,方可震慑朝野,永绝后患。不日,判决下达:处以极刑,五马分尸。
刑场那日,阴风怒号。曾经天下无敌的飞虎将军,身着囚衣,枷锁缠身,被缚于五匹烈马之间。围观者人山人海,或有昔日受其恩庇的百姓掩面而泣,或有仇敌派来的探子冷眼旁观。
监刑官掷下令牌。五马受鞭,嘶鸣着向五个方向狂奔。
刹那间,血肉横飞,英雄躯骸四分五裂。
世间再无飞虎将军。
其死后,敌军闻讯,举杯相庆,旋即大举入侵。王朝再无擎天之将,终至烽烟四起,社稷倾覆。后世史官论及此事,唯有一声长叹:猛将可敌百万师,难防君王寸心疑。千古英雄末路,莫不悲乎!